
 
 
【基本信息】 
   
  
 
姓名:李建武
  
 
性别:男
  
 
出身年月:1972.07.16 
  
 
籍贯:河南洛阳 
  
 
政治面貌:中共党员 
  
 
  
   
  
 
【学历学位】 
  
 
[01]1987.09-1990.06  洛阳第一师范学校,中专
  
 
[02]1991.09-1993.07  洛阳教育学院音乐教育专业,专科
  
 
[03]1994.09-1998.07  华中师范大学音乐教育专业,本科,学士学位 
  
 
[04]2002.09-2004.07 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专业,研究生,硕士学位
  
 
  
    
  
 
【进修情况】 
  
 
【工作信息】 
  
 
参加工作时间:1990.07 
  
 
工作单位:365网址导航,音乐理论教研室 (2004.07)
  
 
职称:讲师(2005.05) 
  
 
教学情况:教学课程(西方音乐史、和声学),授课对象(本、专科学生) 
  
 
   
     
   
 
【教学成果】 
  
 
1.课题 
  
 
[01]福建省社科项目:鼓浪屿社区音乐文化与海上丝绸之路历史关系研究(2016年)
  
 
[02]厦门早期基督教音乐的源流生成与特色研究(XMSK201422)
  
 
[03]主持教学课题:多科性大学中音乐类专业新型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(JY12192)
  
 
[04]关于集美学校办学历史的研究“集美学校校歌研究”(JG0714)
  
 
2.论文
    
 
[01]厦门早期基督教音乐的源流与特色研究——以《养心神诗》音乐为例;集美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;2015.10, 18(4);
   
 
[02]“集美学校校歌”源考;集美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;2008.10, 11(4)
    
 
[03]马肖的经文歌《优秀的牧羊人》分析——兼论“新艺术”时期经文歌的世俗化及其世俗的原因;沈阳音乐学院《乐府新声》;2005.3(1)
  
 
[04]戏剧性的牧歌,牧歌式的戏剧──谈蒙特威尔弟《唐克雷德与克洛琳达之争》的体裁归属;集美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;2013.1, 16(1)
    
 
[05]论音乐微课远程教育平台的构建;山东理工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;2014.7, 30(4)
    
 
[06]音乐类专业在多科性大学中的定位探析;集美大学学报(教育科学版);2012.7, 13(5);
   
 
[07]鲍罗丁音乐作品的民族性特征初探──以《b小调第二交响曲》为例;哈尔滨师范大学《艺术研究》;2013.1,58(1);
   
 
[08]论理性观念影响下的西方音乐;临沂大学学报;2014.12, 36(4)
  
 
[09]浅析挂留和弦的原理与应用;中国乐器协会《乐器》;2013.1, 282(1)
   
 
[10]谈西方音乐理性与非理性的对立统一──以勋伯格等人的作品为例;湖南省艺术研究所,湖南艺术职业学院《艺海》;2013.1,234(1);
   
 
[11]维瓦尔第《D大调琉特琴协奏曲》演奏版本比较──以“和谐花园”乐团的琉特琴演奏与约翰?威廉姆斯的吉他演奏为例;中国乐器协会《乐器》;2012.10,239(10);
   
 
[12]基于微课的音乐教学新模式的设计与实现;遵义师范学院学报;2014.12, 16(4)
  
 
3.教材
    
 
《西班牙吉他教程》李建武编著
   
 
  
   
  
 
【获奖情况】 
  
 
[01]和声学课程课件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奖优秀课件比赛中荣获优秀奖,2006.12
   
 
[02]集美大学第三届青年教师业务竞赛课堂教学比赛中荣获三等奖,2004.12
   
 
  
   
  
 
【社会兼职】 
  
 
[01]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员;
  
 
[02]中国音乐家协会西方音乐协会会员;
  
 
[03]福建省音乐家协会吉他学会常务理事;